找到相关内容243篇,用时2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达摩出身传灯传

    诸宝中,法宝为上;此世光,未足为上。于诸光中,智光为上;若人,宝。宝不自宝,有人珠;珠不自珠,则爱己又爱人,达人不徒自达,方为圆明莫及。”多罗叹其慧辨。有诗为证。   美珠诗:   ...,即以手指虚空曰:“此世间,有相亦空,故尚我此身得似此否?”师曰:“若解实相,即见非相。若了非相,其色亦然,当于色中不失色体,于作相中不碍有,故若解,此名实相。”彼众闻言,心意朗然,钦礼信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5668727.html
  • 佛门的孝道

    可以分为世间孝和出世间孝。世间的孝顺,一般的人几乎都做到。我们问同学,你们知道孝顺吗,你怎么孝顺你的父母呢?可能大多数同学都是说,我现在好好的读书,然后找到好工作,挣多多的钱,给父母花给父母享受。...父母死了呢,我们也要做到我们应该做到的礼节。好比埋葬要合于礼法,等到父母的忌日都要祭祀,这样就做到孝了。孔子又说:养,至于犬马,皆有养,不尽,何以别乎?就是说我们对父母一定要恭敬。我们常常看到...

    皎玺法师

    |孝道|孝亲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21033518589.html
  • 禅宗的自由精神

    般若品》:“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去来自由,心体无滞,即般若。”  “善知识,内外不住,去来自由,除执心,通达无碍,修此行,与般若经本无差别。”  “但净本心,使六识,出六门,于六尘中,无染无杂。来去自由,通用无滞。即般若三昧,自在解脱。”  《坛经·顿渐品》:“若悟自性,亦不立菩提涅槃,亦不立解脱知见。无一法可得,方建立万法。若解此意,亦名佛身,亦名菩提涅槃,亦名解脱知见,见性之人,立亦得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1141729.html
  • 天然的由来

    您这要到什么地方去呀?他答:“选官去。”去参加科举考试,考中了就可以应选补缺而做官。禅者说:“选官何如选佛!”做官怎么比得上做佛呢?做官只是一时的功名显赫,只是过眼云烟,不能长存于世。修道成佛则能够...。佛教的修行道场就是选佛场,“十方同聚会,个个学无为。此选佛场,心空及第归。”看谁用功精进不懈,看谁修得心空无住,谁就应选而做佛,谁就开悟成道,这要选一选的。所以,大家修法须勇猛精进,不可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3144608.html
  • 物理与唯识

    。动量和坐标都必须依附质量才有物理意义。第七识唯依第八识转,经论比喻第八识如库藏,第七识如守库人,此与质关系式也相类较。第八识为种子藏,所以与它对较的能量,应能量本征值函数或本征值,也即能量的分布...耳识闻声,用其所缘尘来命名其叫声,不象第八识不论什么形式的都摄在其中,故独与能量这个概念对较。这样能量、质量、动量、坐标,就如八识心王于唯识一样物理学的最基本概念。其它一些附属的概念也相当于唯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049795.html
  • 由物理科学观谈佛法的境、行、果

    与游离  “境、行、果”  我们禅修的目的何在?为什么要讲得那么详细?这有道理的,因为在佛法里面一定提到三项精神,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境、行、果,又称之为根、道、果。  众生的果报都是业果——业力不...呈现粒子的向度,有时候呈现光波的向度,形成了测不准,一个不确定。物质同时呈现质和的向度,也就是粒子和波的向度。  就“心”来讲,也就是在精神层面上,则呈现“心”和“气”两种向度。“气”一种质量,就是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250222.html
  • 智顗大师的佛性论思想

    具体显现,也就是止与观。了、缘二性的萌动即正因佛性的萌动,佛性三德中本来包含修智修德的自性运作的能动性,所的统一,佛性本质上具足一切法。在智顗的佛性结构中,正因佛性仍纯净的,但了、缘二性既属观照...佛性说视了、缘二佛性在与正因佛性的“三轨”互动中,显示为即性即修,所,佛性乃是包含著由妄转净的对立统一过程,染与净、善与恶的统一。与智顗基本同时的吉藏曾对南北朝佛性论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1654430.html
  • 曹溪开山与韶州始置史实辩疑

    早不过开皇元年,即581年,上距梁武帝天监元年(502年)80年,当时的韶关行政设置始兴郡,后梁元帝承圣中(552—554年)或“于郡置东衡州”,但六朝梁、陈时期决无韶州之名、韶州之置,怎在...《法宝坛经》附录中的《六祖大师缘起外记》,题“惠能门人法海等集”,二宋姚宽撰《西溪丛语》卷下引《宝林传》云:“大师传法衣处,在曹溪宝林寺。宝林后枕双睾,咸淳中(误用南宋度宗年号咸淳,当作“咸亨中”...

    宋会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064001.html
  • 汉画像艺术中的佛教内容

    杜撰,经专家学者剖析已予以否定。西汉哀帝时的说法和东汉明帝时传入的说法,目前较为大家认可。以上两朝年代相差约70年,间隔较近,综合两者说法,佛教传入汉土的年代约在两汉之间即公元一世纪左右。这时主要...易行的方法造佛的形像,以此功德作为成佛的果报。《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》一再吹嘘造佛像的好处,哪怕只有手指头那么大的佛像,只要“令见者知尊容”就可以得到福报。所以从佛教的普及方面来看,深奥的教义和佛像...

    刘振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464789.html
  • 中国的耶佛研究:回顾与前瞻

    对话出现,这些对话所留下的历史素材很值得作深入研究。由这些过往的事例可见,  如中国佛教及基督宗教克服某些先入为主的观念、自以为是的心态及某些对两教  的片面而标签化的理解,完全有可能在21世纪展开...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,方使基督宗教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生根结果,而佛教在中国历史中的本色化的成功事例,留下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。佛教方面,则眼见基督宗教之在传道方法、组织、教育及社会服务上,皆似乎较为...

    赖品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465204.html